2014-12-26
2014-12-10
卡夫卡
![]() |
(Franz Kafka, 1883~1924) |
‧坐在辦公室裡的人看起來是比較高級體面,但那只是表象。其實他們更孤單也更鬱鬱寡歡。知識工作會使人脫離人類社群。反之,手作會讓人回到人群裡。
‧懾人的力量,揉合著戒慎恐懼的纖細;那種力量,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難能可貴。
‧每一個正直的官僚都藏著一個劊子手,這不是不可能的事。
‧何謂富有呢?有的人只要一件舊襯衫便覺富有了,有的人縱使有仟萬家產也是貧窮。財富是相對的東西,而且永遠無法讓人滿足。財富意味著對事物的依賴,而為了避免這份財富失去,又得獲取新的財富,於是依賴愈來愈深。那不過是一種物質化的不安全感罷了。
‧人只要保有這份美的領會能力,便永遠也不會衰老。
‧心是一間有兩個臥室的房子,一個臥室住著痛苦,另一個住著喜悅。人不可笑得太大聲,以免吵醒了隔壁的哀愁。
‧人的成長不是由下而上,而是由裡往外。那是一切生命自由的基本條件。它不是人為產生的社會氛圍,而是必須不斷爭取的對自己以及世界的態度。那就是使人自由的條件。
‧我們每個人,無論是最不修邊幅的薊,或是最優雅的棕櫚樹,我們的頭上都支撐著蒼穹,以免我們世界的瓊宇倒塌了。
‧多數現代的書籍都只是鏡花水月的閃爍倒影,轉瞬即逝。
‧詩是濃縮,是一種精華。而文學則是溶解,是一種嗜好物,抒解醉生夢死的生活,也可以說是一種麻醉劑。
‧大多數人沒有真正生活過。就像珊瑚蟲攀附著礁石,他們也是在攀附著生活。可是人類的生活比這些原始生物更可憐。他們沒有不畏潮浪的堅固岩礁,也沒有自己的石灰殼,他們只是不斷嘔出有腐蝕性的膽汁,讓自己越來越衰弱而孤獨,也使他們彼此孤立。
![]() |
卡夫卡的素描,1913 |
‧年老是青春的未來,遲早要面對的,何必掙扎?
‧所有活著的東西都在不停地振動。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會發出聲音。而我們只聽見其中的一部份。我們聽不見血液的循環、身體組織的死亡和生長、化學反應的聲音。我們的器官、腦部、神經和肌肉纖維的微小細胞,卻不斷被聽不見的聲音沖刷。
‧筆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一個器官。
‧沒有任何童話是不血腥的。每一則童話都是源自深層的血和恐懼。這是所有童話的共同點,儘管表面上大相逕庭。
‧繪畫技巧越是純熟,我們的眼睛就越弱視。工具使器官喪失能力。無論是光學、聲學、交通工具,都是如此。
‧我們的人生看似一條直線,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座迷宮。
‧大多數人一點也不壞。人之所以做壞事或有罪,是因為他們在說話或做事時沒有想到自己的話語和行為的後果。他們只是夢遊者,不是什麼惡棍。
‧沒有任何東西比母性更世俗也更超越塵世。經由分娩的痛苦,一絲新的希望,以及因為希望而產生的新的幸福可能,就在俗世的塵土裡落地生根。
‧說謊是種需要一個人全部技巧的行為,一個人必須把一切都給予它,首先他們得自己先相信這個謊言,因為只有如此他才能說服別人。謊言需要激情的燃燒,為此緣故,他所揭示的比掩藏的還多,我的能力不夠,所以對我來說,唯一的藏身之處便是 --- 誠實。
‧看報紙是文明的一種惡習,猶如吸煙一樣;你得付錢毒害自己。
‧生活的神秘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看不見它。日常生活便是一部空前絕後的偵探小說。每一秒鐘,便不知有多少屍體和罪惡從我們身邊經過。而我們毫無知覺。這是我們生活的例常事。
‧群山彼此相望,而躲在它們陰影下的窪地和山谷,雖然通常都位於同一個水平面上,卻看不到對方。
‧生命就像我們頭上的星空,如此廣袤無垠,又深邃難測。我們只能透過自己個人的窺孔才看得見。而我們感覺到的比看到的還多。因此我們尤其要保持窺孔的乾淨。
摘自《與卡夫卡對話》、《卡夫卡的故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