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7

賀佛爾



(Eric Hoffer, 1902~1983)
‧喜歡思想的人,彼此很難共事,而在喜歡行動的人中間則往往存有一種暢快的同志愛。協力合作在心智或藝術事業中不大常見,但在喜歡行動的人中間則是常事,並且幾乎不可或缺。

‧忠實信徒有一種本事,對於不應該知道的事情他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就是他何以堅忍、何以忠貞的原因。

‧一個人越是不能誇耀他自己的優越,便越容易誇耀他的國家、他的宗教、他的種族或他的神聖理想的優越。

‧貧困的人並非都是沮喪者,有些蜇居城市陋巷的窮人在衰微中怡然自得。要他們離開熟悉的泥沼生活反而會怕得發抖。

‧凡是從早到晚都須為最起碼的生活而勞碌的人們,心裡沒有牢騷,也沒有夢想。

‧當我們已經擁有很多卻仍追求不已時,所感到的挫折,會比一無所有、只要有一點就能滿意時更大。

‧貧困如能與創造相結合,十之八九不致有挫敗感。像精於本身行業的貧窮技工,與充分掌握創造能力的貧窮作家、藝術家與科學家,都是如此。

‧一個人越是自私,他的失望也越強烈。因此,極端自私的人也就易於成為最具說服力的為自私辯護的人。

‧凡是易於自欺的人,也容易受別人的欺騙。要想說服和領導這些人非常容易。

‧幾乎每一個喜歡吹毛求疵的文士當在位者對他表示謙恭或懷柔的時候,就總有一段時期會被爭取過去。在某一個階段,許多文人都可能變成趨炎附勢的人和朝臣。

‧在有學問的人都是教士的地方,教會是無懈可擊的。在有學問的人都是政府官員,或教育能使一個人獲得公認的高尚地位的地方,現行制度大概不致受到反抗。

‧那些富於創造性的文人墨客,不管他怎樣苛刻的抨擊或譏嘲現有制度,實際上對於現在仍然不勝依戀。他的熱情在於改革,不在破壞。

‧憎恨成了習慣,等到外面沒有仇敵供他毀滅的時候,狂熱者就彼此互相仇殺。

‧所有促成團結的工具中,仇恨最易利用,最易理解。它可以把個人從自我裡迅速拖開,使他忘記自己的幸福與前途,不嫉妒別人也不只顧自己。他變成一顆無名的質點,渴望與同類融匯聯合,結成一個熊熊發光的集體。

‧中國有一項最嚴重的缺點,就是大戰結束日本崩潰之後,沒有及時找到一個適當的新魔鬼來代替日本。

--- 摘自《群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