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簡素之日本


● 中國青瓷具有理性的完整的均齊美,並且是在濃重的知性人工的基礎上製成的,所以被認為是缺乏自然性的。相反,日本人的美感卻存在於不均齊的自然姿態中,於是便製作出了與之適應的日本式茶碗和茶器。

● 日本人之所以以這種不完全的東西為美,是因為拒斥形式美而追求精神美。在日本人看來,不完全、不規則和不均齊當中有無限的餘情餘韻。而這不外是對簡素之美的追求罷了。

● 在茶道裡有一種叫「呼接」(又稱「寄接」)的茶碗修理法,是指茶碗破裂而成斷片的時候,用其他茶碗的斷片加以修補的方法。日本人甚至有視其為風流而津津樂道的習慣。從習慣上說,較之完整無缺的陶瓷品,那些不完整的、形狀扭曲的、出現裂痕或破損的、釉質不光潔的陶瓷品,反倒更受日本人的青睞。這是因為他們覺得,不完全的東西更具餘情餘韻。比如塗抹釉藥不均勻的伊賀陶瓷和信樂陶瓷,因火候變化而在陶瓷表面出現砂爆斑點的唐津茶碗和古備前茶碗等,都是非常珍貴的名品。

● 樂燒等茶碗由於不使用製陶工具而只用手工製作,故而仍保持著不規則的原始稚拙的幼嫩性,但正因為如此,才使之蘊涵無限的餘情,進而受到世人的珍愛。

在我看來,未整合抑或未完成的東西比整合的抑或完成的東西更受人們的喜愛,這是建立在茶道貴孤寂、幽靜的基礎之上的。然而,這種性格若走向極端,也會產生弊害,從而陷入故意把茶碗做得七扭八歪、故意讓茶碗出現裂痕等出乎尋常的惡作劇之中。

●  簡素之精神是由表現被抑制而導致的內面之精神,而茶道則是捨棄外在華麗後,追求藤原定家所吟詠的「遠眺望,春花紅葉空;浦茅屋,幽玄秋夕暮」的和歌之精神,亦即追求孤寂或幽靜的精神主義的藝術,所以很顯然,它也是以簡素之精神為宗的。

● 利休認為:「茶几在數寄屋裡是無用之裝飾。」在他傳給門人桑山宗祐的《一疊半秘事》中,記載著以下秘傳:掛物是用紙張裱裝的,茶罐是用黑色塗抹的,茶碗是被摔破的。利休喜歡用朝鮮民家用過的食器,而日本的陶瓷則只使用適合於孤寂茶的部分。他還要長次郎燒製黑樂燒,供自己使用。據《宗湛日記》記載,利休曾有「黑者古心也,赤者雜心也」之說。總之,由於利休的關係,使得真正的日本式抹茶茶碗變成了功夫。

● 所謂孤寂,是指什麼都不充分的風姿,故其在外在表現形式上,也是什麼都不完全。全部做完的東西,是最沒有價值的東西。故書畫者,餘白也;音樂者,餘韻也。其結果,皆相當於茶之孤寂也。日本藝術的著眼點,在於用東洋風的精神,表現作好的不完全的形與姿。它來源於認為神佛是全能的,而人是不完全的,人的世界也是不完全的這樣一種觀念。而這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又是建立在佛教的「諸行無常,會者定離」這樣的世界觀之上的。孤寂也好,幽靜也罷,都是指不完全的風姿與型態。(《茶道的歷史》,桑田忠親語)


摘自 --- 《簡素 - 日本文化的根本》,岡田武彥 著 / 圖片出處:平間磨理夫 x 瀨沼健太郎(花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