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無常、遁世、閑寂

無常與空

前文提到,「從哪裡來,向何處去」的問題是人類自審視自身存在以來便不斷追問的問題。然而,死在佛教世界中也是一個中心問題。

被看作最古老的佛典之一的《法句經》(Dhammapada,意思是「真理的語言」,漢譯名《法句經》)反覆談到了「死」,如「知此身如泡沫,短暫如蜉蝣」「如同死亡擄走了專心摘花之人,洪水吞噬夜深人靜的村莊」。

而且在《法句經》中,「無常性」還被比喻成了「火」。「有什麼好笑?有什麼歡喜?--- 世間明明一直在燃燒。」「一直在燃燒」表達了一種「無常性」或「死」,而直視這種「無常性」或「死」時所給出的答案,即回答如何擺脫「老死」這一問題的答案,就是佛教初期所謂的「緣起」和「空」的思想。

在日本,「空」的思想尤其被與「易逝」「空虛」等感情、情意相結合,為人們所知。因此,「空」不僅出現在宗教中,它還屢屢成為文學母題。「易逝」「空虛」被許多詩歌吟詠,成為佛教深刻滲透在人們心中的一大要因。第一章所介紹的西行的歌「隨風裊裊富士煙,消散長空,不知所踪,似我思緒哉」,就是一例典型。

閑居靜處

作為修行者的心得,《摩訶止觀》還舉出了與「諸息緣務」並列的「閑居獨處」。是隱身深山幽谷?還是在遠離人煙的地方結廬?抑或是置身閑靜寺院的一間房中閉門靜坐?無論哪種,都是尋求斷絕與世俗的交往。

同樣,吉田兼好也有如下敘述:「言「若有道心,不依所住,縱使在家,又與人交往,欲祈後世,有何難哉?」者,更不知後世之人也。此世實覺短暫,若必欲出離生死,又有何興朝夕振作,伴君顧家耶?心乃為緣所引而變化之物,若不閑靜,則道難行」(第五十八段)。意思是,有人說,住在哪裡,是否與人交往,這些都與死後的往生無關,這樣說的人完全不理解死後的往生。如果想真正脫離生死的世界,就必須不受世俗價值觀的蠱惑,不為人言所動,為此就必須閑居在安靜的地方。

吉田兼好嵌入「徒然」一詞的思想大概就是與此有關。眾所周知,《徒然草》以「終日徒然向硯,將心中浮來又去之無緣由事…」為開篇。其中的「徒然」表現了他單調、無所事事的樣子。但他在第七十五段又說「徒然孤寂之人是何心境?不受紛擾,唯一人獨處才好」,此處的「徒然孤寂」,恐怕就不是單單慨嘆無聊的意思了吧。不如說,這「徒然孤寂」包含了掙脫束縛後的自由、就此實現的閑寂以及因此而心安的意思。在恬靜的生活中,無論何事,心都不會被擾亂,無論到哪裡,都享受著閑淡的心境。吉田兼好將這些涵義都塞進了「徒然孤寂」一詞裡。


____ 《日本文化關鍵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本書所探討的是我向來所關注的遁世、隱士、閑寂、獨處的文化處境問題,也是我所讀過的論述書籍中比較曉明且深刻者。它引用許多相關的資料,並於詩文節錄部分加以對照翻譯,遂不像有些理論書那麼枯燥乏味(如在中文出版界被積極行銷的大西克禮著作)。這些主題其實是相當有趣的,無論在中國或西方文化中皆有可以取樣的例子。「隱」在喧囂、強調進取的現代社會中是一個被輕視和誤解的主題,遁世、孤寂等等往往被視為退縮、消極、不合群的同義,事實上並非如此。

2022-10-01

論語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巧言令色,鮮矣仁。

▪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 朝聞道,夕死可矣!

▪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 小不忍則亂大謀。

▪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 道不同,不相為謀。

▪ 鄉原,德之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論語》的語句,應該是華語社會應用最廣泛的,從而可見在思想上它的影響有多深。不論是否首肯、認同儒家,都無法否定這一點。即使不認同,站在理解社會運作、禮俗的規範運用方面,《論語》的內容也有決定性的關鍵地位。

個人過去對儒家長期影響政治的作用嗤之以鼻,但那或許是少小懵懂時期種下的偏見,最近回過頭來重讀原典,才發現所有的思想辯證還是得回歸原典,只有詳讀了原典才能得識經典的本然。那些後來的作用與影響,只是面貌各異的後話。一旦讀了原典,便可以擺脫似是而非的曲解。當然經典也非無可置疑的神書,它必有隨著漫長時光而產生的不合時宜和落伍,也有後人詮釋的強作解人現象,但就大部分內容而言,它依然具有經典的光采。

在政治的利用上,孔子依然被擺在大國外交上,作為目的性的工具。然而諷刺的是,大國的所作所為,幾乎完全與《論語》的內容背道而馳。即使只是簡單的節錄,也可以看出原典與後來者的虛偽利用,其中的差距何等巨大。

由於我對「孝弟」這個孔子所揭櫫的最重要思想核心依然無感(因它被導向對所有威權的服從),所以相關的語句並未納入節錄,這是個人的主觀使然,卻非否定它在華人社會中的必然性存在。

在人生的後期重讀或閱讀這些人類的經典,是順理成章,也是令人感到愉悅滿足的一件事。